經 藏
崇善寺,
是中國現時著名的佛教經藏收藏地之一。三萬餘卷的古代經籍,
主要收藏
和展出於大悲殿內。大部份是刻工、筆法雄渾有力的藝術作品。其中:
北宋《祟寧萬壽藏》,
又稱《鼓山大藏》
南宋《磧砂藏》,
與北宋《祟寧萬壽藏》,
同為中國木刻印刷史上早期的珍本。
宋版《磧砂藏》,
為民國時上海影印本。
元版《普寧藏》,
為民間募資私印本。
明版《南藏》,
為嘉靖時依洪武原版刊印的版本。
明版《北藏》,
為正統時由朝廷御制刻印原本。
《藏文大藏經》,
又稱《甘珠爾》, 為散失後,
於日本買回的西藏奈塘版影印
本。
相傳為明版的血字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
為劫後僅餘的孤本。
還有泰山經石峪《金剛經》拓本、赤金字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和《妙法蓮華
經》等, 都是記載甚深佛義的傳世經典, 善導人心,
啟發智慧, 如《魏書•釋老志》
云:「等生死者嘆其達觀, 覽文義者貴其妙明」,
亦是研究古文學、石刻、印刷術
史、書法的重要文物。
崇善寺現存的經藏, 除部份是原寺故物外,
其餘是抗日戰爭時期, 日人在崇善寺開
辦「弘學院」,
把太原市周圍各寺院的藏經移來。而解放後,
政府保護文物, 將其
他地方的藏經, 也移置到祟善寺收藏保存。
結 語
清幽古雅的祟善寺, 五百多年來, 寂然
座落於塵俗之外。雖然已失明代全盛
時期的規模, 但內藏雄健樸實的木構
建築, 智慧匯聚的三萬經藏, 誠是一座
博物館式的佛教古剎。
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》圖之
第二十八幅
(資料及圖片來源: 崇善寺編印的小冊) |
 |
(第一頁, 第二頁, 本頁--第三頁)
(8/7/00 刊登)

|